详情

数字化时代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申报人:马逸凡 申报日期:2024-11-07

基本情况

2025
数字化时代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教育学
教育学类
一年期
理论研究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支持项目
社会事业与文化传承
发表论文
马逸凡
指导教师
2024-11-07 20:09:17

一、研究目的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推进,媒体已然成为大众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作为传统与现代文化交织、新时代与旧时纪传承交汇的关键点,高校在这一变革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红色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革命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体,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过去,红色文化的传播往往依赖传统方式,如书本教材、报告演讲、纪录片等。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的普及,传统的传播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习惯和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对数字化时代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策略进行研究,通过研究现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心理需求和行为习惯,结合数字化新媒体,找到更有效的传播方式。 

1. 我们需要通过深入研究红色文化的内涵,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厚的思想内涵和历史价值对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我们应该致力于探索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将红色文化传播至高校。通过分析新媒体技术、网络平台等数字化手段、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寻求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接受信息习惯的传播方式,使红色文化更加生动。
3.
我们期望通过研究,提升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的实效性,提高传播的覆盖面、增强传播的影响力、扩大传播的受众群体等,使红色文化在高校教育中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二、研究意义

1. 这有助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
有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红色文化的传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政治觉悟。
再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其传播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
研究还有助于推动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和手段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探索出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

三、研究目标

1. 当代00 后大学生成长在互联网时代,习惯利用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偏好,优化传播策略,提高红色文化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通过监测和评估传播效果,不断调整和优化传播策略,确保传播效果的最优化。

2. 结合高校教育特点和学生需求,构建一套适合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的数字化模型,包括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策略等,使红色文化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接受。
3. 
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具体的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策略,包括课程设计、活动策划、网络平台运营等方面的建议,为高校红色文化传播提供实践指导。
4. 
通过实施传播策略并收集反馈数据,评估策略的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策略的优化和调整,以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5.  以校企合作为驱动将红色教育与未来职业规划相结合,注重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四、研究内容
1.
研究将首先梳理红色文化的内涵,包括其历史背景、文化价值以及在当代社会的意义。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为传播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2.
分析当前高校在红色文化传播方面的现状,包括传播渠道、传播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和数据收集,了解高校师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态度。
3.
探讨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如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形式多样等。分析这些特点对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的影响和挑战。
4.
根据红色文化内涵、高校传播现状以及数字化时代特点,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包括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创新传播形式、提高互动性等。
5.
选取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可借鉴的经验。通过案例分析,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内容特色
1.
紧贴时代背景:研究紧密结合数字化时代的特点,分析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的新趋势和新要求。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注重理论梳理,又关注实践应用,通过案例分析提供可操作的传播策略。
3.
跨学科交叉:研究涉及传播学、教育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实现跨学科交叉,为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六、创新点
1.
创新多元化形式:借助电子游戏的形式对00 后大学生开展红色教育。例如用沙盒类游戏复刻红色建筑,情景化学习,让同学们在虚拟世界中感受红色建筑的庄严与神圣,以新颖的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关注社会热点与红色文化的关联。结合00 后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度高的特点,从社会热点中发现与红色文化的关联,并用红色文化的视角进行分析和思考。例如在抗击疫情、抗洪救灾、奥运赛事等事件中,以00后学生重点关注的人物和事件为契机,宣传中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精神,进一步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3. 红色教育与职业规划结合:针对 00 后大学生对自身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将红色教育融入职业生涯指导中。引导 00 后大学生将个人职业理想与红色精神相结合,使他们更主动地接受和传播红色文化。

1. 基础知识要求
1)掌握基本的红色文化知识:成员应具备对红色文化的基本认识和了解,包括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红色思想等。
2)计算机技术基础:团队鼓励有编程技术或数据科学相关技能的成员加入。基本的编程知识对于实现数据分析、系统开发和在线内容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3)中文基础扎实:具备深厚的中文文字功底和较强的信息提取与处理能力,是编写传播内容的基本要求。
2. 能力要求
1)创新思维与敏锐的洞察力:能快速捕捉市场变化和社会趋势,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2)良好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项目成员应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共同推进项目进程。
3)学习与适应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研究环境和需求,成员应具备快速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4)责任感与执行力:对项目负责,能够按计划执行任务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指南成员

3

指导教师

序号 教师姓名 教师账号 所属学院
1 马逸凡 100001690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第一指导教师
2 严红霞 134000051 学校行政机关 指导教师

指南附件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