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学友社区学习系统

申报人:王梦晓 申报日期:2024-10-19

基本情况

2025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学友社区学习系统
创新训练项目
工学
计算机类
一年期
应用研究
教师自主选题
软件著作权,其它
源代码1份,各成员心得体会各一份
王梦晓
指导教师
2024-10-19 11:39:59

  (1)研究目的与意义

   学友社区学习系统通过系统的互动交流功能以及AI算法,学习者可以更加高效地获取所需知识,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同时,与其他学习者的互动也能提升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和深度。通过微信小程序,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访问系统,获取学习资源,参与互动交流,打破了传统学习方式的时空限制。本系统旨在构建一个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通过系统的互动交流和社区功能,学习者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学习进步

 

  (2)研究目标与内容

   本项目旨在构建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学友社区学习系统,该系统是一个便捷、高效且功能丰富的在线学习交流平台,以促进学习者之间的知识共享、互动交流和个性化学习。

   主要内容如下:

  • 给用户提供完整的微信小程序:支持用户登录:用户密码登录,包括支持AI人脸识别技术。
  • 开发后端界面方便管理员使用。
  • 社区划分:系统会收集学生的需求科目并根据AI算法推荐学科交流社区(系统划定几大社区,如高数社区、物理社区、编程社区等等)。
  • 题目输入+推送社区:主界面有输入+拍照上传,学生输入题目或者拍照题目上传后,系统会进行自动识别,可以根据关键字,也可用图像识别技术,划定科目后推送到相应社区。
  • 榜单模块:社区里,系统会学习学生拍题提问的习惯,推荐同类型学生,成立学习小组,系统能够生成一个榜单,在榜单界面展示学生榜单与资料榜单:学生接单数前三名月末发放积分50、35、20。
  • 生成订单+积分制;社区里,按学科分类罗列出各个题目,会做的同学即可接单做题,提问同学搞懂后结束订单,发放5积分给做题同学;若没有解决,则转为空置状态,等待下一接单人。
  • 其他知识共享模块+积分制:包括资料上传功能,学生可上传资料、笔记、试卷,系统进行识别内容,1页2.5积分,上限20积分,且每月3次有效
  • 积分兑换功能:每满100积分即可申请PU学分0.1,每学年每项可申请0.2积分。


 (3)特色与创新点

·特色:①个性化与智能化:利用AI算法,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学习历史、兴趣偏好和行为模式,为用户推荐相关讨论社区。通过图像识别等技术,平台可以捕捉用户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②轻量级应用:微信小程序无需下载安装,用户可以通过微信的“扫一扫”或搜索功能快速打开应用,用完即走,无需担心安装卸载的问题,也大大节省了手机存储空间。②便捷的用户体验:系统前端采用Vue.js等现代前端技术,确保界面友好、交互流畅,使用户能够轻松发布和浏览信息。

·创新点:①技术融合创新:平台将微信小程序与AI算法相结合,实现了技术的融合创新。微信小程序提供了便捷的用户入口和丰富的社交功能,而AI算法则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推荐和智能化的辅导服务,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提升了平台的学习效率和用户体验。②社区学习创新:平台通过社交功能实现了社交学习的创新。用户可以在平台上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和心得体会,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社区氛围。这种社交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增强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和参与感,还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共享,提高学习效果

  • 4)学生获得的训练

·微信小程序开发技能前端技术: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微信小程序提供的框架(如WXML、WXSS、JavaScript等)进行前端开发,包括页面布局、样式设计、事件处理等。②API调用与组件使用:了解并熟练使用微信小程序提供的各种API和组件,如支付、地图、用户授权、云函数等,以实现丰富的功能。③数据绑定与状态管理:掌握微信小程序中的数据绑定机制,以及如何利用状态管理工具(如Redux或MobX在小程序中的类似实现)来管理复杂的应用状态。

·后端开发与数据库管理后端技术栈:虽然微信小程序主要侧重于前端,但学生仍需了解后端技术栈(如Node.js、Python、Java等)以构建服务器和API接口。②数据库设计与操作:学习如何设计数据库结构(如MySQL、MongoDB等),以及执行CRUD操作,以存储和管理用户数据和学习资源。③云开发与部署:利用微信小程序提供的云开发功能,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在云端部署和管理应用。

·AI算法应用①AI人脸识别技术。②协同过滤算法。③图像识别技术应用。

·全栈开发与项目管理全栈开发能力:结合前端、后端和AI技术,培养学生在整个开发流程中的全栈开发能力。②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进行任务分配、进度跟踪和团队协作,以及如何处理项目中的问题和风险。

·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技术追踪:鼓励学生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如新的微信小程序功能、AI算法的进步等。


5)预期成果

  1. 系统开发学生将成功开发出一个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学友社区学习系统,该系统能够促进学习者之间的知识共享、互动交流和个性化学习。②系统将具备用户注册、登录等功能,并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交互体验(微信小程序、后端开发)。
  2. 能力提升:①通过项目开发,学生的编程能力、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②学生将掌握推荐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 文档与源码(软著):①学生将提供完整的项目文档,包括设计文档、用户手册、部署指南等,这些文档将帮助他人理解和使用系统。②学生将提供系统的源码,以便他人进行二次开发和优化。③学生将为该套源代码申报软件著作权。
  4. 实际应用:①学生可以将开发的交流平台系统应用于实际场景中,以验证系统的实用性和效果。②通过系统的实际应用和反馈,学生可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系统,提升其性能和用户体验。

1)专业背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等专业的同学可以参与本项目。

2)专业知识:

· 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是软件开发的基础。常见的编程语言包括JavaPythonC++JavaScript等。

· 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 AI基本算法包括人脸识别、协同过滤算法等。

· 大数据的一些基本技术、爬虫等。

· 微信小程序以及后端开发等技术。

3)能力要求:

· 分析与设计能力:能够准确理解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软件设计。这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模块划分和接口定义等。

· 编程与调试能力:能够使用编程语言实现软件设计,并有效地进行代码调试和测试。这要求开发者具备扎实的编程基础、良好的代码风格和调试技巧。

· 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具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的能力至关重要。软件开发往往是一个团队工作。因此,良好的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指南成员

4

指导教师

序号 教师姓名 教师账号 所属学院
1 王梦晓 100001066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第一指导教师
2 朱倩 100001150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指南附件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