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基于物联网的仓鼠小宠饲养系统

申报人:王梦晓 申报日期:2024-11-05

基本情况

2025
基于物联网的仓鼠小宠饲养系统
创新训练项目
工学
计算机类
一年期
应用研究
教师自主选题
软件著作权,其它
硬件系统和软件源代码1份,心得体会项目成员每人1份
王梦晓
指导教师
2024-11-05 16:29:19
(1)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逐渐趋于智能化。在这一过程中,宠物饲养方式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传统的仓鼠饲养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有效的健康和安全监控、饲养过程不够科学、难以满足宠物的心理需求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仓鼠小宠饲养系统应运而生。物联网技术通过部署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现了信息的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了广域或更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互联。将这种技术应用于仓鼠饲养中,可以实现对仓鼠饲养环境的智能监控和管理,提高饲养的科学性和便捷性。

(2)研究目标与内容
       本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和智能提醒,帮助饲养者更好地照顾仓鼠,确保其获得充足的食物、水分和清新的空气,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同时,通过持续监测仓鼠的饮食、饮水和空气质量指标,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预防疾病的发生,为仓鼠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内容如下: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软硬件系统集成:了解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包括物联网架构、设备连接、数据管理等。学习如何使用物联网平台(如阿里云物联网平台、华为云物联网平台等)进行设备接入和数据管理。掌握网络通信协议,如TCP/IP、HTTP、MQTT等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习如何通过网络协议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 仓鼠食物水量检测模块:重点对进食行为分析部分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但不限于:①选择能够精确测量仓鼠食物和水消耗量的传感器,如重量传感器或光学传感器。②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库,用于存储仓鼠的食物和水消耗量数据,包括时间戳、消耗量等详细信息。③采用简洁直观的界面设计,提供清晰的图表和统计数据,方便用户快速了解仓鼠的饮食情况界面应支持实时数据更新,确保用户能够随时掌握仓鼠的生理需求满足情况。
  • 空气质量检测模块:除了对仓鼠进食行为分析部分进行深入研究,还要研究其适宜的生存环境,包括:①选择能够测量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如颗粒物、氨气、硫化物等)的高精度传感器。②采用稳定可靠的传输协议(如MQTT、HTTP等),确保空气质量数据的实时传输。③数据处理:对接收到的空气质量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提供空气质量指数、污染物浓度等关键信息。④允许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空气质量报警阈值。
  • 实时监控模块:①提供高清晰度的实时监控画面,显示仓鼠的活动状态、食物和水槽的情况以及空气质量数据。②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系统数据和功能。②可扩展设计包括:块化设计:将监测系统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功能。这样,当需要扩展或更新系统时,只需替换或添加相应的模块即可;标准化接口:制定统一的接口标准,确保不同模块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这有助于简化系统集成和升级过程;可适当考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这些技术允许系统根据需求动态调整资源分配,并处理大量复杂的数据。
  • 软件设计:①可以设计微信小程序作为前端呈现(或者其他可呈现的软件形式),方便用户实时观察如上各方面的饲养数据。②可以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进入系统。

(3)特色与创新点

  • 特色:①宠物主人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进入系统。②重点对进食行为分析部分进行深入研究,监测仓鼠的进食行为,早期发现疾病迹象,及时发出预警,辅助兽医进行疾病预防和治疗。③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饲养箱内的关键环境参数,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④利用监测技术,监控仓鼠异常行为,预防安全事故。③监测系统的可扩展设计提高了灵活性,即可扩展体系设计允许系统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当监测范围扩大或监测要求提高时,系统可以轻松应对,无需进行大规模的重构;也提高了兼容性,即通过模块化设计,可扩展体系能够轻松集成新的监测设备和技术,确保系统始终与最新的技术保持同步。
  • 创新点:①集成化设计:将多种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集成在一个饲养系统中,实现了一站式管理。②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实时数据上传到云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APP查看和管理。③通过对仓鼠行为的研究,以及环境监测、生理特征监测,提供个性化的饲养建议,帮助用户优化饲养策略,提高仓鼠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④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扩展和升级。

(4)学生获得的训练

       基于物联网的仓鼠小宠饲养系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训练平台,涵盖了物联网技术、硬件设计、软件编程、数据分析、远程通信、项目管理和创新思维等多个方面。通过参与这个项目,学生可以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提升。

  • 物联网技术学习与应用:学生需要深入了解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架构,学习如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学习如何选择和配置物联网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光敏电阻、液位传感器等)。
  • 软件编程与算法实现:学生需要学习编写程序,可以实现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提取有用的信息;需要设计软件呈现,人脸识别进系统。
  • 远程通信与云服务: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远程通信协议(如MQTT)和云服务的使用,以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存储。学习如何设计和实现手机App或网页界面,以便用户能够远程监控和管理仓鼠饲养系统。
  • 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训练: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如何根据各自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开发效率。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学生将遇到各种问题,如技术难题、需求变更等,他们将学会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5)预期成果

  • 系统开发:①学生将成功开发出一个基于物联网的仓鼠小宠饲养系统,该系统将成功集成物联网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实现对仓鼠饲养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②系统将具备用户注册、登录、人脸识别,并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交互体验。
  • 能力提升:①通过项目开发,学生的编程能力、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②学生将掌握物联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 文档与源码(软著):①学生将提供完整的项目文档,包括设计文档、用户手册、部署指南等,这些文档将帮助他人理解和使用系统。②学生将提供系统的源码,以便他人进行二次开发和优化。③学生将为该套源代码申报软件著作权。
  • 实际应用:①学生可以将开发的系统应用于实际场景中,以验证系统的实用性和效果。②通过系统的实际应用和反馈,学生可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系统,提升其性能和用户体验。

(1)专业背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等专业的同学可以参与本项目。

(2)专业知识:

  • 网络通信技术:掌握常用的网络通信协议(如TCP/IP、HTTP、MQTT等)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习如何通过网络协议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 物联网技术:了解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包括物联网架构、设备连接、数据管理等。学习如何使用物联网平台(如阿里云物联网平台、华为云物联网平台等)进行设备接入和数据管理。
  • 传感器选择与集成、调试和使用。掌握传感器与微控制器(如Arduino、Raspberry Pi等)之间的接口技术。学习常用的通信协议(如I2C、SPI、UART等)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协议与传感器通信。
  • 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是软件开发的基础。常见的编程语言包括Java、Python、C++、JavaScript等。
  • 熟悉使用云服务器的数据存储、数据库的数据存储等。
  • 人脸识别技术。
  • 微信小程序以及后端开发等技术。

(3)能力要求:

  • 问题解决能力:物联网系统是软硬件结合的大系统,在开发过程中,遇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具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的能力至关重要。
  • 编程与调试能力:能够使用编程语言实现软件设计,并有效地进行代码调试和测试。这要求开发者具备扎实的编程基础、良好的代码风格和调试技巧。
  • 团队协作能力:软件开发往往是一个团队工作。因此,良好的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指南成员

4

指导教师

序号 教师姓名 教师账号 所属学院
1 王梦晓 100001066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第一指导教师
2 孙瑾微 100001430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指南附件

结束